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位学画儿童家长最关心的一个话题,但无奈大多数家长对于美术教育并不了解,盲目跟风,把儿童美术教育变成过度和模糊的投资对象。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坐不住,就去学美术,其实正说明对于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。

误区1:过分强调绘画技巧,轻视想象
有的家长因孩子画的不圆、不方、不正而懊恼,这实际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,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。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,他们没有不能画、不敢画的东西。再复杂的人物景象,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,就会变的简练起来;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,就会变的丰富起来。这就是儿童画。
爱因斯坦说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,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”
误区2: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
现实中,孩子常被要求学画一定要“象”,横要平,竖要直,把画画得“象”与“不象”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,这样会导致孩子画画的胆子越来越小,又擦又改,谨小慎微。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:“你今天画的小猫真像”、“你怎么跟老师画得不一样呢?”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。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,他们认为只要突出主要的,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。
误区3: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
家长看到孩子把小草涂成黄色或红色就硬要孩子改成绿色,看到鱼画在天上,就告诉孩子鱼应该画在水里,粗暴的扼杀孩子的想象,幼儿学画不应只学画“看”到的,更重要的学画“想”到的。只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,才是儿童内心的写照。
画了么少儿美术教育更加重视孩子本身素质的学习,绘画只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,通过引导孩子勇于表达自己,来让孩子建立自信,从而更加地独立自主,更好地学习绘画和其他的知识。